(刊於教會公報2011年1月24日~1月30日 3074期)
我來自一個牧師家庭,教會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,對於這個環境是再熟悉不過了!然而,上帝卻要我離開熟悉的環境,去到陌生的地方!我想起了上帝當初呼召亞伯拉罕時,也是這樣跟他說:「你要離開故鄉、親族,和你父親的家,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。」(創世記十二章1節)
(刊於教會公報2011年1月24日~1月30日 3074期)
我來自一個牧師家庭,教會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,對於這個環境是再熟悉不過了!然而,上帝卻要我離開熟悉的環境,去到陌生的地方!我想起了上帝當初呼召亞伯拉罕時,也是這樣跟他說:「你要離開故鄉、親族,和你父親的家,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。」(創世記十二章1節)
(刊於教會公報2009年7月13日~7月19日 2994期)
當我第一次看到巴西鳶尾花時,就被她美麗的外表所迷惑了!她就生長在我每天上課都會經過的路旁,我常常在早上出門時看見她,下午回過頭來要欣賞她的美時,卻發現她已不見蹤影了!這樣的情形讓我多次感到很納悶?後來,在經過日積月累的觀察後,才發現鳶尾花的壽命很短,花開、凋謝都在一天之內完成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9年5月25日~5月31日 2987期)
擁有人性的神子耶穌,在面對苦難的過程中經歷對上帝的順服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一連三次作了同樣的禱告: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(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~44節)最後,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時,向父親大聲吶喊:「我的上帝!我的上帝!為什麼離棄我?」(馬可福音十五章34節)父與子之間的對話讓我體悟,原來順服乃屬於在過程中,因為它是不斷需要被提醒的現在進行式!因為人性的黑暗,需要上帝不斷的光照引領,才不致於使我們落入罪惡的深淵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9年3月30日~4月5日 2979期)
魏德聖一身輕鬆平常的穿著,沒有當紅導演的架子,走入爆滿座無虛席的台神禮拜堂,我的心中滿懷期待!三月15日在台神所舉辦的心靈講座,邀請到了電影《海角七號》的導演魏德聖弟兄前來分享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9年2月2日~2月8日 2971期)
連日來鬧得立法院雞飛狗跳的立委雙重國籍案,終於告了個段落!擁有雙重國籍對一般人來說,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是對於政府的官員來說,擁有雙重國籍明顯是在對國家忠誠度上出了問題。這樣的問題也涉及誠信與詐欺問題,因為擔任公職,就不是個人的事,也是全國人民之事。然而,令人感到愕惋的是,當事者曾說自己是基督徒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8年9月8日~9月14日 2950期)
一年多前,我在醫院陪伴著爸爸走過人生的終站。爸爸是肝癌末期,剩下的日子過的很辛苦,因為肝腫瘤的破裂,使他的腹部積水。在經過多次的化學治療下,他的胃不堪負荷,一下子就破了四個洞,造成無法順利進食,加上癌細胞蔓延全身,讓他只能靠嗎啡強行度日。那段日子,對他或我們家人來說是漫長的黑夜。但是,我們實在無法真正體會他所受的疼痛,我們只有藉著禱告,把他全然地交託給那位賜生命的主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8年5月26日~6月1日 2935期)
台灣的藍綠對決很有趣!今年在政治的戰場上,是由藍軍大敗綠軍;但是,在職籃的戰場上,卻是由綠軍大敗藍軍。不過,不管誰輸誰贏,人民日子總要過下去!
(刊於教會公報2008年4月28~5月4日 2931期,寫於世界地球日前夕)
從舊約創世記人類的始祖該隱和亞伯的故事中,我們了解上帝希望兩兄弟彼此相愛,但是當該隱忌妒殺了亞伯之後,上帝嚴懲該隱,因為祂講求的更是公義。從舊約諸多經典中,若要我選出一句經節以代表舊約的思想主軸,我想,我會義不容辭地說:「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神同行。」(彌迦書六章8節)
(刊於教會公報2008年4月7日~4月13日 2928期)
去前,我在泰澤營會與一群歐洲年輕人做打掃工作,但有好幾次,我掃的心不甘情不願的,因為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做一件事情,總是按部就班的來。以掃廁所來說,是大家先一起掃某一個部份,等掃完了,再去掃另一個部份,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慢慢來,每個人共同參與在其中。而這樣的方式,讓我覺得很沒效率,且相當耗時。那時我心想:「若是在台灣,我們早就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,各自往不同的區域來打掃,最後就會以飛快的速度來完成這項工作。」所以,我始終不了解,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傻!
(刊於教會公報2007年12月24~12月30日 2913期)
來到北部讀書已一年多了,生活上也逐漸適應,不過唯一還不太習慣的就是太擁擠。不管走到那總是人山人海,想買個好吃的要大排長龍,搭個公車常常擠著像個沙丁魚似的。這樣的生活景象,對一個南部小孩來說,並非稀鬆平常。
(刊於教會公報 2007年11月12日~11月18日 2907期)
今年暑假,我有機會到法國泰澤朝聖,體驗不同的敬拜方式。泰澤的禮拜,沒有講道,除了頌詠、讀經之外,特別強調靜默的重要。在約長十五分鐘的靜默時間內,沒有人會出聲,只剩下自己與經文的對話。大部分參與泰澤禮拜的人,都會坐在地上,這和台灣的禮拜堂內有舒適的座椅形成強烈的對比,因此在經九十分鐘左右的禮拜後,常常使我腰酸背痛、雙腳發麻,全身不舒服。但經過一天三場的禮拜下來,第三天後,我漸漸適應了,而我了解到身體不再疼痛的原因,是因為我專注於敬拜的對象上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7年6月25日~7月1日 2887期)
參加過幾次PK(Pastor Kids)營,也認識許多PK,發現PK有一種特質,就是各個身懷絕技。也許,是因為從小在教會長大,久而久之,很多服事(像司會、彈琴、指揮、主持節目…….)都熟能生巧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7年5月14日~5月20日 2881期)
自從王建民(以下稱建仔)在美國職棒大聯盟2006年球季拿下19勝之後,漸漸地電視機前的觀眾除了在比賽中看到建仔姣健的身手外,越來越能在廣告中發現建仔的影子。隨著建仔的大放異彩,使得他成為許多廠商炙手可熱的代言人,很多商品只要跟建仔有關係,或是印上他的肖像,肯定會大賣,這也成為台灣的特殊景象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7年3月5日~3月11日 2871期)
每逢季節交替的時候,常常淪為教會的受難日,因為總是有許多老邁或身體有病痛的人,熬不過這個敏感的時刻。一連好幾場的告別式下來,想必許多人應該是感到身心疲憊。不過,母親卻用這樣的一句話提醒我:「基督教的告別式是為了活人而辦,不像一般民間信仰的告別式是為了死人而辦。」
(刊於教會公報2006年8月21日~8月27日 2843期)
因為父親牧會的關係,我從小就住在教會裡,雖然我是住在牧師館而非教堂,但是我對教會有一種很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,總是有一種以教會為家的感覺,認為不單單只是牧師館,教會的每一個角落,也是屬於我家的一部份。所以每當聚會完或是禮拜完,我總是會特別留意一下教堂的整潔、教室的電燈、門窗是否有關好、東西有沒有歸位、廁所的水龍頭有沒有鎖緊...等等細節。
(刊於教會公報2006年7月17日~7月23日2838期)
兩年前,我受派到銅鑼教會實習。在這之前,說「陌生」還不足以形容我對銅鑼的感覺,應該說是「無知」。生在台灣,我竟然不知道台灣有個地方叫銅鑼,還誤以為這裡的特產是銅鑼燒。但事實並非如此,銅鑼跟多啦A夢最愛吃的銅鑼燒一點也扯不上關係,這裡比較有名的應該是「杭菊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