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刊於教會公報2006年8月21日~8月27日 2843期)
因為父親牧會的關係,我從小就住在教會裡,雖然我是住在牧師館而非教堂,但是我對教會有一種很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,總是有一種以教會為家的感覺,認為不單單只是牧師館,教會的每一個角落,也是屬於我家的一部份。所以每當聚會完或是禮拜完,我總是會特別留意一下教堂的整潔、教室的電燈、門窗是否有關好、東西有沒有歸位、廁所的水龍頭有沒有鎖緊...等等細節。
值得高興的是,總會有某些熱心的會友,幫忙整理善後。不過仔細思考:「聖經、聖詩用了沒歸回原位、當週的週報的亂丟、桌椅沒排整齊、使用教室後沒關燈、廁所很髒沒人掃……」這些所謂的善後,不就也是某些會友遺留下來的嗎?有時候看到教會中有諸如此類的情形時,還是會令我感到有些痛心。
「全家就是你家」這句話是某家便利商店最有名廣告詞,聰明的業者標榜著便利商店裡多樣化的飲食、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、各種貼心的服務,要讓顧客感受到彷彿置身於家中一樣的方便與溫馨。如今這樣的商業策略相當地成功,因為便利商店幾乎已經可與現代人生活密不可分。
其實教會就如同便利商店一樣,只不過便利商店看顧的是人們的物質生活,而教會則是看顧人們心靈上的需要。而「心靈的家」,難到不比「物質的家」還來得重要嗎?
當耶穌進到聖殿裡,看到一切不潔淨的事與作買賣的商人,把他們通通趕出了聖殿,並對他們說:「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。」(路十九章46節)由此可看出耶穌對聖殿相當的重視,祂不願看到聖殿裡有一點一滴的污穢。
教會是上帝的殿,更是人們敬拜祂的場所。這個「家」是屬於每一位會友的,不僅是傳道人、教會管裡員,來到教會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來為持這個家裡的種種一切,不分老少、不分你我,弟兄姐妹都應該動起來,使大家有個乾淨而舒適的教會,因為「教會」就是你家。
留言列表